青海省重大项目林草要素保障成效明显提升
【发布时间】:2025-01-26
阅读次数: 次2024年,全省林草系统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四地”建设决策部署,从服务发展大局出发,紧紧围绕“强化要素保障、优化营商环境”目标,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全力做好林草要素保障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省林草局共受理林草资源行政许可审查审核申请1081项,较上年增长110%,达2倍多,其中,办结877项,较上年增长71%,占用1.38万公顷、收缴费用2.4亿元。按资源分,林地:受理199项,其中,办结179项,占用林地331.15公顷、收缴森林植被恢复费4967万元。草原:受理840项,其中,办结660项,较上年增长144%,占用草原 1.33万公顷,收缴草原植被恢复费1.94亿元。湿地:受理20项,其中,办结19项,占用湿地75.91公顷。森林公园:受理 22项,其中,办结19项,较上年增长12%,占用森林公园60.66公顷。
2024年,保障重大项目建设用地162个,占用林草面积937.13公顷、收缴植被恢复费3464.21万元。其中,征占用林地11个30.12公顷,收缴森林植被恢复费622万元;征占用草原151个907公顷,较上年增长59%,征收草原植被恢复费2841万元。按项目类型分,交通项目:82个,重点保障了国家高速G0611、国道G569、G6京藏高速西宁曹家堡机场进场道路、G574称多至隆宝段、G227班玛至友谊桥公路等项目。能源项目:69个,主要有玉树二回330kV线路工程、华能共和县清洁取暖配套二期7万千瓦建设等项目。水利项目:8个,包括黄河羊曲水电站、北川河综合治理等工程。这些项目中基础设施、公共事业、民生类占重大项目保障总数的92%,有力地支持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在要素保障工作落实中,林草系统主要采取“组织调度、规范高效、主动服务、优化程序”的办法,创新调优符合重大项目用地需求的管理模式,着力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
一是成立工作专班,加强林草要素保障组织调度
2024年8月成立工作专班,由局党组主要负责人任组长,主管项目、资源管理工作的两位局党组成员任副组长,分设交通、能源、水利三个专班,调配熟悉政策、业务过硬的干部充实到管理岗位,统筹协调林草要素保障工作,为加快重点项目落地提供组织保障。9月14日,召开全省重大项目林草要素保障专题会议,紧盯国家重大、省级重点和省领导联点项目,专题研究解决重大项目用地遇到的难点、堵点问题。多次赴国家林草局汇报对接,协调解决重大项目建设穿越自然保护区问题,有效保障了玉树二回路、高速G0611、国道569等重大项目顺利实施。积极争取省人大、省政协及社会各界支持,共同形成“生态第一 服务发展”导向。与省直相关部门建立林草要素保障协商机制,召开联席会议,协商共办,集中攻坚,合力解决了扁门高速问题等一批长期以来一直难啃的“硬骨头”。紧盯经济形势,及时印发《关于加强重点项目林草要素保障工作的通知》,通过会议、电话、督办等多种方式,每周调度,掌握进度,通报情况,不断增强林草要素保障能力。
二是建立八项机制,推动用地审批规范高效运行
建立预审受理、联审联批、限时办理、岗位互补、审核倒查、台账管理、公示公开、跟班学习“八项机制”,压实从受理窗口到审批处室的岗位责任,明确受理流转、审查协办、结果公开等各环节要求,细化 AB 岗互补、审核倒查、交接登记、跟踪督查等措施,确保行政许可工作公平公正、高效运行。尤其是限时办结制实施后,主办处室审核时限由法定20个工作日压缩为3个工作日,协办处室会签时限压缩为1个工作日。对抗震救灾、水利、电力等应急项目,开通绿色通道,采取先行用地,6个月内补办的方式进行办理。平均每月办结73件,每天超2件,效率较上年提高3倍以上,得到项目建设单位普遍好评,基本扭转了过去对林草手续难办、办理时间长的看法,各界满意度明显提升。
三是主动下沉服务,畅通用地审批“最后一公里”
积极转变工作作风,主动介入,下沉一线,优化服务,实现审核审批项目从“坐着等、接申请”到“走出去、主动办”的根本转变。局党组成员带领业务处室负责人到省交通运输厅、省能源局、省水利厅等部门和用地企业,开展重点项目要素保障对接工作,面对面、点对点开展政策咨询解答,了解用地需求和困难,现场办公解决当前问题。深入开展“融入式、下潜式”服务,业务处室主动对接用地单位,上门宣讲政策,做到政策通、一口清,增强项目建设单位法制意识、生态保护意识、依法用地意识。指导做好用地生态保护工作,组织技术人员现场勘查,提出项目选址优化方案,促进集约节约用地,切实保障工程顺利开工。
四是优化审批程序,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
深化林草部门审批制度改革,将行政许可纳入权责清单,进行动态管理。依法下放矿藏勘查、开采以及其他工程临时使用林地审批权限,建立基层林草审批报备制度,实施行政许可案卷评查、随机抽查,确保审批事项“放得下、接得住”。取消提供使用林地补偿协议、林地权属证明等材料,组件精简率达到19%,进一步简化了程序。实施告知承诺制,对报件尚不完备但实质性要件具备的,采取承诺和容缺办理,提高了办事效率。以林草长制为抓手,建立与相关部门联合执法、联合监管机制,形成林草行政许可监管合力。加强“回头看”事后管理,杜绝未批先建、少批多占、批此占彼等问题。坚持信息公开,在省林草局门户网站公示林草审核审批结果,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做到依法行政、公开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