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服务工作动态 第14期

【发布时间】:2025-09-25

阅读次数:

 省数据局组织工作人员赴黄南州调研政务服务工作。910日至12日,省数据局组织工作人员赴黄南州及下辖4个县(市)政务服务中心和部分乡镇、社区便民服务中心(站)调研指导政务服务工作,重点查看了“高效办成一件事”窗口承接办理、规范设置、业务流转、平台应用以及基层常态化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中存在的问题实地查看“我陪群众走流程”“政务服务体验员”活动开展情况并对黄南州政务服务中“面子工程”暗访问题整改情况进行“回头看”。省数据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余应功从“提高政治站位,切实提高服务意识”“聚焦问题短板,持续深化改革”“创新工作方式,提升服务效能”三方面提出了工作要求。

 省政务服务中心协调省公安厅窗口优化服务。省政务服务中心会同省公安厅聚焦公共安全与民生需求两大重点领域,精心筛选17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统一纳入省政务服务大厅公安窗口办理权限范围。为确保事项下放工作落地见效,省政务服务中心协同省公安厅开展三项重点工作:一是组织业务骨干对窗口人员开展专项培训,系统讲解政策法规、系统操作等实务内容,细化材料预审标准,编制印发《授权事项办理指引手册》,实现服务标准统一规范。二是优化服务渠道,线上依托省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实现“一网通办”,线下在政务服务大厅设立专职帮办岗位,为申请人提供材料预审和填报指导服务。三是建立快速响应机制,确保窗口受理与后台审批无缝衔接。通过业务培训与流程再造双管齐下,真正实现公安业务“一窗受理、集成服务”的工作目标。

 西宁市行政审批局组织政务服务体验员(监督员)开展第二期政务服务体验监督活动。911日,西宁市行政审批局开展第二期政务服务体验监督活动。活动期间,体验员们重点了解各服务专区、综合窗口的职能、运行模式与服务流程,切身感受“自助服务”“帮办代办”等便民举措,并全程模拟办理企业注册登记、社保医保缴纳、不动产登记等高频事项。在座谈会上,体验员们围绕发现的政策解读不够清晰、部分网上操作界面复杂等具体问题,进行了客观中肯的反馈,并就优化办事流程、强化人员培训、推进数据共享、拓宽宣传渠道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同时,中心为体验员们解读《关于印发<西宁市“政务服务体验员(监督员)”管理制度>的通知》,希望体验员们进一步探索政务服务监督的新思路、新方法,真正实现“以体验促改进、以监督促提升”,推动政务服务工作向“好办”“快办”“优办”跨越式发展。

 城西区党建引领“小服务”,群众办事更暖心党建赋能,激活便民服务“新动能”。建立常态化学习机制,利用晨会、全体例会等方式,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数字政府建设和政务服务工作的重要论述,不断提升政务服务队伍能力素质。开展“优秀窗口”“服务之星”评比活动,设立“党员先锋岗”15个,树立党员先进模范标杆,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内生动力”,营造比学赶超良好氛围。夯基拓能,打造便民服务“新高地”。设置市场监管、税务登记等8个办事服务区99个服务窗口,引进公章刻制、邮政快递等服务机构,打造“一站式”政务服务阵地,全区20个单位464项政务服务事项可在政务中心闭环办理,政务服务效率大幅提高。设置标准化母婴休息室、等候阅览区、企业服务专区等功能专区,让办事群众感受到政务服务的温度,群众办事满意度显著提升。履职增能,探索便民服务“新路径”。开通“绿色通道”,推行网上办、容缺受理事后补、提前预约上门办等举措,今年以来免费为办事群众复印各类材料4.6万余份、邮寄证照742份、刻制公章2156枚,让群众在享受便利服务的同时,切实得到实惠。

 共和市民服务中心创新推出税务窗口“简事易办”。

一是针对税务专区长期存在的排队聚集、办理耗时久等问题,中心与税务部门建立专项协同机制,深入分析办税数据,精准筛选出申报、登记、证明开具等17项高频且流程简单的事项,纳入税务“简事易办”范畴,明确“能简则简、快办快结”的服务标准,构建“中心统筹协调+税务专业支撑”的问题解决新机制。二是在税务专区设税务“简事易办”专窗,配醒目标识与优化分类的叫号系统,安排经验丰富业务骨干提供“一对一”服务,实现简易事项“即到即办、即办即走”。同时配备2名引导员现场分流,精准区分简易与复杂事项,有效缓解综合窗口压力。自5月份专窗设立以来,“简事易办”窗口受理办结4250件,税务窗口整体等候时间缩短40%以上,办税效率显著提升。三是将中心服务理念与管理机制相互融合,通过事项细分实现“差异化服务”,推动政务服务从“能办”向“快办、好办”转变。现场办税效率显著提高,专窗运行后,税务窗口整体办件达17221件,较同年49715件实现大幅增长,同比增幅达77%

 湟源县招募“政务服务体验员”推动服务再升级。近日,湟源县政务服务中心举办“政务服务体验员”受聘仪式,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代表和社区工作人员等15人组成“政务服务体验员”队伍,分批次走进中心,通过实地观摩、场景体验、事项办理、座谈交流等方式查摆问题。中心要求“体验员”一是当好“啄木鸟”式监督员,聚焦办事堵点痛点精准监督。二是当好“传声筒”式联络员,双向传递群众诉求与政务新政策。三是当好“金点子”式参谋员,结合经历提出可操作的优化建议。目前,累计采纳合理建议29条。

 贵南县以“精度、温度、力度、态度” 打造便民利企服务新标杆。一是全面升级帮办代办队伍,针对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推出“上门办”“预约办”“延时办”等特色服务,为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提供“一对一”全程代办服务,切实解决特殊群体办事难题。目前,累计提供上门服务321次,让政务服务既有速度更有温度。二是设立“跨省通办”专窗,将公安、社保、企业登记、个体登记、残联等高频事项纳入跨省服务范围,打破地域限制,方便群众异地办事。目前,已办理各类“跨省通办”事项29项。三是建立“好差评”与“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协同联动机制,针对企业群众办事过程中遇到的受理滞后、部门推诿、流程复杂等问题,开展跨部门协调联动,全力打通政务服务“中梗阻”。累计完成政务服务“好差评”12115次,满意率达100%

 刚察县创新服务,传递民生温度的实践样本。聚焦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需求,主动打破政务服务空间限制,全面推行“送证上门+入户办证”便民服务模式,将政务服务“窗口”前移至群众家门口,为辖区行动不便的特殊群体提供身份证照片采集、证件办理等上门服务,切实解决群众“无证办事”难题,赢得社会广泛赞誉。今年以来,已累计为220户特殊家庭破解“办事梗阻”,将便民利民宗旨转化为触手可及的民生服务,让群众深切感受到政务服务的温度与质感。

 班玛县四项举措促政务服务提质增效。一是按照事项集中、业务趋同、职能相近原则设置“高效办成一件事”综合服务窗口,梳理公布“一件事”办理流程图,选派业务素质过硬的人员坐岗办理,确保企业群众在申请“一件事”重点事项时受理渠道顺畅、办理流程清晰,为“高效办成一件事”能办、好办提供坚实阵地保障。二是充分运用微信公众号、微信群、朋友圈、LED屏、宣传海报等载体,积极向身边的企业和群众宣传“高效办成一件事”“青松办”手机APP、政务服务相关政策措施、便民举措,提高政务服务知晓率和满意度。今年以来,发放宣传资料及宣传品200余份,受体群众450余人。三是印发《关于印发<班玛县“我陪群众走流程”“政务服务体验员”工作方案>的通知》,公布走流程重点事项清单,邀请各单位负责人、县人大代表、县政协委员、新闻媒体工作者及群众赴大厅开展政务体验活动,直观感受办事过程中的真实体验和潜在困扰,为提升政务服务效能打下坚实基础。今年以来,开展活动9次,参与25人次,收集意见建议20余条。四是编制《帮办代办服务事项目录清单》,清晰界定企业开办、医保、税务等多个领域高频事项的帮代办范围,并制定公示《帮办代办服务流程图》,确保服务规范高效。同时,针对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提供“上门代办”服务,实现足不出户就可以办好全部事。今年以来,累计开展各类帮办代办事项320余件,服务好评率达100%